虚拟货币终究是黄粱一梦、庞氏骗局

etc,rvn,erg,cfx,ethw,ethf中转地址,点击进入

编辑注:最近,比特币价格大幅下挫,到六月十九九日跌穿18000美金大关,创自去年十二月以来的最低谷,而这次的投机行为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。最近几年,虚拟货币的价值不断飙升和大幅下跌,国家财政部门已经数次发布公告,将其列为违法的经营行为,以警示广大消费者。“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”笔者提出,网络货币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庞氏欺诈,而为了维持这种欺诈行为,币界也会千方百计地给它套上不同的帽子。

自2008年发表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》引致了比特币的诞生后,关于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。被称为“去中心化”的金钱信徒把它视为一种信念,相信它最终会把他们带到理想乡;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另一个投机分子的乐园;更多的则是坚定的反对和抵制。

世界上最富有的100家公司中,有90家公司对此表示了“唱衰”,微软公司的创办人比尔·盖茨和“股神”沃伦·巴菲特也是如此。沃伦·巴菲特相信,在这方面,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“比特币没有价值”。而他的合作伙伴查理·芒格则表示,在比特币上进行“罪恶和愚蠢”的交易。

“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”从其性质来看,本文作者相信,网络货币绝对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金融诈骗。

(二)(一)

旧的伎俩,新的形态

“庞氏骗局”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钱,然后用新的投资人的钱来偿还投资人的本金,然后用他们的钱去赚取更多的钱,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谎言破灭。

庞氏公司的常规诈骗都是以高收益为核心,其中最突出的两大特点就是“高利贷+储蓄”。伴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,庞氏欺诈已经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形式,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资金,而且还以利益为幌子。这一类型的庞氏诈骗可以被归入“权益型”,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:一是基于可以估价的股权;其次,这种股权能够进行买卖和流动;最重要的是,这个权利不涉及任何财产、劳动或社会的利益,它只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想象。

基于价值的交易,人建立了一个经济的社会,而社会的一切都要靠生产的劳动和商品的流动来完成。财务是指从现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工具之间的结合中,估计出将来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,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交换,从而为实体经济的投资与融资提供保证。

股权庞氏欺诈是以财务名义进行的欺诈。财务的一个根本法则:一种金融商品越是远离实际,即“脱实向虚”的水平就越是高。回顾20、30、2008两次全球经济衰退,其共性在于“脱实向虚”。比如,次贷,就是以住房抵押为基础,通过层层叠加的衍生产品,让它背离了房地产的真正价格,从而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。

股权庞氏欺诈中的“权益”与真正的财产、生产性的劳动毫无关系,因而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,可以说,与真实的社会相去甚远,其危险性几乎达到了无穷大。

通过比较虚拟货币的一些基础特征,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,它们与股票庞氏欺诈有着很好的一致性。

一、权益。所有的虚拟货币都是用来开采和销售的,用“共识价值”、“共治价值”之类的名义,强迫它们以合法的价格为基础。

二、流通性。很明显,一切的虚拟货币都是可以随意买卖的,很难想象,“币圈”会允许一种不能流通的虚拟货币出现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虚拟货币的第二层交易市场也越来越多,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,它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公开、透明、公平,而是充斥着内幕交易、暗箱操作、以及各种安全隐患。

三、不值钱。不管是传统的金属,抑或是现代的信贷,都不能与实物挂钩,也不具有生产性的经济价值。其支撑的价位取决于两大关键:目前的投资者的信任程度和随后的新加入的人数。

这和庞氏公司的运作方式如出一辙:庞氏公司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投资人参与进来,用新的资金来支撑,用新的资金来支撑这个谎言。在这个圈子里,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:“在这个行业里,最主要的是技术,其次是最好的游戏体验。”庞氏诈骗首先要做的就是吸引新人,其次才是吸引新人,最后才是最关键的。所以,虚拟货币的一切运作都是建立在营销基础上的,技术上的投资微乎其微。

马斯克能在一条微博上做到这一点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而在虚拟货币出现的初期,无数 ICO (初次发行)就是这个道理。随着 ICO的魅力逐渐减弱,类似于“空投”的观念也随之出现。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比尔·盖茨所谓的“博傻理论”:做一个傻子不是什么坏事,而是一个傻子。

(二)(二)

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能赚到?

精明的炒家事后才知道,“空投”这种东西,即使是“免费”的,也很难吸引到“新投资人”。为维持这个庞大的虚拟货币,钱界千方百计地给它添加了许多不同的外包装,最近流行的“X2E”模型就是它的最新一款帝王服装。

X2E是一组以X to Earn名义进行的虚拟货币计划,其中包含M2E (边跑边赚)、P2E (边玩边赚钱)等。

“一边跑一边赚钱”,这种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业务,实际上却是一个诱饵,它的诱饵是:制造出的游戏(尤其是无需挖掘的游戏币)没有任何代价。X2E本质上是“空投”(即提供自由的密码),区别在于允许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做些基本的事情,让使用者感到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创造了一种假象。其终极目标仍然是为了把使用者引入股票投机。

股权庞氏欺诈的关键在于,必须要有更多的新客户参与进来,并且继续进行交易,如此,股票的价值就会趋于平稳,而在每天增加的人数和交易额到达一个临界点后,股价就会继续上升,从而让那些“投资人”赚得盆满钵满。而这样的涨价,也会对新的使用者产生更大的诱惑力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,让人觉得天衣无缝,万无一失。

但实际上,这个世界的格局非常的薄弱。每个人都要坚信,这种周期能够永远持续。如果有人恶意做空,没有人接手,资金紧张,甚至因为监管政策的改变,会让原本完美的市场格局瞬间崩溃,再也没有任何的意义。说到底,这只是一种庞氏的诡计,一种敲锣打鼓的把戏。

伴随着X2E这个理念的兴起,类似的工程也层出不穷,在M2E、P2E之外,还有R2E (边读书边赚钱)、W2E (边写边赚钱)、E2E (边吃饭边赚钱),以及E2E (边吃饭边赚钱)。还有一些公司还启动了L2E (学习和赚钱)计划,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还没有完全掌握财务判断力的青少年身上。

马克思曾经说过:“资本主义者在获得百分之百的收益时,会冒险;假如有200%的收益,资本家就会蔑视这个法则;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收益,资本主义就会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踩在脚下。”随着庞氏欺诈计划的宣传攻势转向天真的儿童,这些幕后黑手早已失去了最起码的人类本性。

(三)(三)

镜花水月的炒作,真正的损失

现在,随着网络货币一夕致富的潜力,大量的投机客加入了进来,他们利用X2E的名义,将社会上的平民统统杀光。而这完全就是一种纯粹的欺骗,一种百分之百的冒险,它所包含的危险,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
五月份, UST和它的附属货币 LUNA (LUNA)发生了一场“奇迹般的倒退”,在数日内, LUNA从100美金的最高点下跌到了0.00000112美金,超过4000亿的市场价值一下子消失了。

关于 LUNA和 UST为什么会在一刹那之间崩溃的原因有很多种看法,但鲜为人知的是,他们将两个庞氏欺诈组合在一起,既是现金,也是股票。首先, UST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并没有固定1:1的汇率,而是与 LUNA建立了一个价格均衡的机制,这就符合了庞氏欺诈的特点;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,这个计划还引入了一种高20%的年息,它吸纳了很多新投资者的钱,但并未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入,这就符合了庞氏欺诈的要求。

因为 LUNA和 UST都没有相应的价值,因此它们的价值保证并不是基于信誉,而是基于每个人的信任。一旦有一些人察觉到了庞氏的气息,或者是因为高利率的问题,导致了工程公司的资金链断裂,从而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混乱。一个庞氏诈骗已经很危险了,这两个项目加在一起,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,危险指数直线飙升,一个“传奇”级别的倒计时,也就不奇怪了。

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, LUNA的崩溃可能仅仅是见证了一场骗局的失败,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话题。而对于身处这片区域的人而言,这简直就是一种噩梦,根本无法应对。当时,一条微博上流传的微博截图展示了一位参加者的悲惨遭遇:在一年多的努力下,他终于让他的太太把自己所有的一百万美金都投资到了 LUNA,短短数日之间,就亏了98%,这让他感到自己无法再去面对自己的老婆和未来。

可见“炒币”的危险性和危险性。

(四)(四)

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被曲解的区块链

从2013年国家银行和其他多个部委发布了关于网络货币投机活动的警告,到2017年全面取缔各种虚拟货币 ICO (发行),到2021年全面取缔各种“挖矿”和非法买卖的活动。

应当注意,不能因为使用了虚拟货币就忽视了它的巨大的潜力。

从技术上来说,区块链就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传播,通过数据结构、数据追溯、权限验证等方面达成一致,从而建立起一个分布式、开放、透明的数据体系,而虚拟货币则是一个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基础设施。

其中就有 NFT这两年风靡全球的技术,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据库技术。不管是 NFT技术,还是区块链技术,都不具备任何商业特性。如果能正确地进行行业导向,并有清晰的法律规范,那么在数字经济、数字文化、数据权利、隐私保护以及算力网路等各个方面都将扮演重要角色。以区块链为基础的“公众资讯体系”,将会在基础上改革资讯体系的整体架构,进而提高资讯科技的效能。

单志广,博士,全国信息技术与工业开发司司长, BSN开发协会主席。

何亦凡是 BSN发展联合会的执行董事。